西红柿酿出乡村振兴“美滋味”
2025-08-04 09:22

近日,记者在汾西县僧念镇涧子里村山西众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西红柿加工厂看到,传送带上鲜红的西红柿正“排队”进入清洗池,被冲刷干净后又进入破碎机,经碾浆、罐装、灭菌等环节,变成一瓶瓶色泽鲜亮的西红柿酱。


“我们村借助全县庭院经济发展的东风,探索‘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这个西红柿加工厂。”僧念镇涧子里村党支部书记张红兵介绍,加工厂的建成,让村里的庭院经济有了“落脚点”,搭建起了一条西红柿从田间到市场的产业链。


据了解,该加工厂预计年产西红柿酱等各类酱料15万余瓶,年产值可达100余万元。但比数字更动人的,是它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以前种植庭院西红柿,主要是满足自己家庭食用。今年西红柿加工厂建成后,我就把自己种的西红柿卖到加工厂,同时在厂里务工,收入明显增加不少。”村民张小惠一边麻利地分拣着西红柿,一边笑着说,话语里满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为了让西红柿酱等各类酱料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合作社从源头把控品质,与庭院经济农户签订了详细的种植和收购协议,明确要求采用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确保每一颗西红柿都保留“原生态”的纯净。同时,合作社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线上入驻电商平台,线下对接超市、特产店,双管齐下让产品迅速打开市场,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庭院西红柿种植规模,完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村民过上好日子,为乡村振兴出份力!”张红兵的眼神里充满了信心。


压题图片: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在处理鲜红饱满的西红柿。本报记者 张文华 摄


本报记者 张文华 通讯员 赵雪

责编:李青